2009年,在我国教育领域,虽然像奥数热、有偿家教、择校热等沉疴仍在,但也不乏新的改革探索。2009年,北大开始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高考最核心、最敏感的改革内容,评价制度迎来历史性突破:全国11个省份开始课改后的“新”高考,引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模式。
虽然除山东以外的其他10个省份依然没有实现高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硬挂钩”,虽然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否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初衷仍有待观察,但却发出了教育改革的新信号。高考改革正逐步告别“一考定终身”的时代。
2009年,教育改革不断释放着“不破不立”的积极信号,一直备受关注而且饱受争议的中国教育在百姓的追问中“破冰”前行。
义务教育均衡
■回放
“当前一些地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是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反映,必须下大力气尽快解决。”在河北邯郸举行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语道出了教育改革面临的难题,显示着党和政府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
2009年10月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提出“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刚刚履新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点评
在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离去之时,时逢中国教育部长进入新老交替,人们再次将期望寄托到新任部长身上,钱老晚年和总理最多谈及的中国教育将向何处去,令国人关注。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扶持弱校、推动学区化建设、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等手段,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承诺正在变为现实,期待着,“好上学”、“上好学”早日成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能轻松实现的愿望。
“封杀”奥数
■回放
今年10月成都教育局出台了封杀奥数的“铁令”,包括不再举办奥数学科培训和竞赛、禁止将奥数成绩和“小升初”挂钩等,表示将用一年时间彻底整治“疯狂的奥数”。封杀奥数,成都不是第一个,也一定不是最后一个。河北此前出台的《河北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试行)》,要求省内各中小学不得举办各种形式的奥数班、奥赛训练班。重庆宣布从今年起逐渐全面取消各类学科奥赛的升学加分。长春市教育局也出台措施:将在假期严查乱办奥数班,并严处擅自到校外兼课的教师。
一时间“疯狂奥数”有如过街老鼠,大有人人喊打之势。
■点评
奥数屡被封杀而风头更劲,究其原因,奥数泛滥,罪不在奥数,而在于将奥数与“小升初”“初升高”挂钩。遏制奥数泛滥,首先需要教育部门真正地作为,将奥数成绩与升学考试“脱钩”。
奥数的泛滥在许多地方更是出于利益的考量。围绕奥数,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出版机构等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斩断利益链,不仅需要,更离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介入,果断作为。
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的职责应该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履行好投入责任,促进各校均衡发展。如果各中小学校办学质量大致相当,择校热不再,奥数热也就自然消退。
立法禁有偿家教
■回放
10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拟立法有条件放开有偿家教,再次将“在校教师有偿家教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哈尔滨市严禁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长沙规定公办教师有偿家教将被解聘……那边,关于是是非非的讨论正热烈。这边,备受争议的《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11月28日已获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在职教师不得从事各种有偿补习活动”被正式写入条例。
■点评
禁止了老师,能禁止得了家长的愿望吗?只要目前高考、中考的严酷竞争没有改变,“有偿家教”仅靠一纸条文严禁很难。
如果考分不再是学生的“命根”,家长也许会花钱请家教教孩子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东西。
校长实名推荐制
■回放
从11月初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消息公布以来,这一做法就引起普遍争议。有人提出种种担忧,也有人为高校招生制度的这一大胆尝试叫好。
从统一走向多样、从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离,几年来,各高校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多元招考制度的探索未曾停步。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和清华、上海交大等5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等制度在今年纷纷出台,追根溯源都是希望给“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做些大胆的探索和补充,给考生多些空间、多些机会。
北京大学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这项酝酿已久的高考自主招生政策改革之举带给人们的惊喜远远小于期待,从被公示的学生情况看,偏才、怪才仍没有进入北大的招生视野。
■点评
一次考试不能也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终生,这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是破除分数一元标准的改革探索又屡屡引发公众质疑。高考制度如何在选拔人才与体现公平之间实现突围成为一个难题。
绩效工资
■回放
在2010年南京市六城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报名确认的第一天,一大早,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报名者就在寒风冷雨中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龙”。出现了6000多人争夺451个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情形。媒体报道曰,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以来,教师工作因为待遇提高、工作性质稳定而成为众多大学毕业生眼中的“香饽饽”。
从今年开始,国务院要求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目的是,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
■点评
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但是绩效工资以何为评价标准、由谁来评价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效果,操作细节还需不断完善。希望各个相关环节能够顺畅,各地要把好经念好,真正让绩效工资实现其初衷,能够鼓励到教师而不是打击其积极性。
大学生舍己救人
■回放
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遇难。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这三位同是19岁的大学生的名字为国人所知。
11月4日上午,国家教育部和中共湖北省委在长江大学召开学习10·24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座谈会。教育部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点评
忧天的杞人曾预言“8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90后”比“80后”更甚,是“崩溃的一代”,但从去年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到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90后”孩子表现出来的坚忍、自强、互助的精神,并不比以往任何一代逊色。不用理会那些讨论大学生救人到底“值不值”的声音,不用理会那些怀疑的目光。长江大学大学生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本身就是对社会责难和怀疑的有力抨击。
中职免费就读
■回放
时值寒冬,又一项温暖民生的国家教育政策正在稳步推进——— 从2009年秋季开学起,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将逐步免除学费。这是继全国城乡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后,又一项覆盖广泛、受益面广的民生政策。
■点评
这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此举不仅会使在校生受益,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农家子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
高分退档出现
■回放
被称为“破冰之举”的是今年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在招生中,报考该校中文系的考生中有12人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低”而又不服从志愿调剂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在高校录取工作中,这是第一次有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综合素质评价第一次与高考录取实现“硬挂钩”。
随着今年全国11个省份开始课改后的“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种“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模式是由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的有益尝试,体现了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规律。但是,因为综合素质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主观性太强,众多考生和家长对其可行性、客观性表示担忧。正因如此,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多数省份还处于“空转”阶段,并未与高校招生录取实现硬性挂钩。
■点评
7月7日,河北省教育厅正式发布《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计划,经省政府同意,报教育部批准,从今年秋季开始,我省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目前,河北省的新课改后高考怎么考备受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们期待,“综合素质评价”会在将来的高考方案中以什么样的硬度出现更是他们关心的焦点之一。
班主任批评权
■回放
近年来,由于某些家长的无原则地溺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不服从老师的管教,甚至还发生一些辱骂、殴打老师的极端行为。也对一部分老师、班主任心理造成了创伤,有的就因此放任学生,不加管教。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教育部一位负责人指出,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点评
适当的批评有利于加强教育的威信,也有利于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老师学生共赢的局面。虽然这项“班主任批评权”来的比较晚,但迟到总比不到好,希望这项权利能够真正地落实下去,还孩子们一个放松但不放纵的学习环境。
净化网络环境
■回放
国务院新闻办等七部门今年在全国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众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网上低俗信息,2009年以来,中心已累计接到举报294180件次,举报电话15000多个,日均举报量达1009件次。经过近一年的整治,目前网络环境明显净化,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不久前,以“同筑安全互联网,共建和谐e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在主题演讲环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中国网执行总裁李家明指出,保证网络安全,防止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净化网络环境。
李家明指出,近年互联网低俗之风蔓延,污染社会,违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如果听之任之,对于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来说,轻则损害身心健康,重则造成堕落犯罪。他指出,据有关调查,在我国3.38亿网民中,青少年网民达1.75亿,有许多青少年正在受到网络低俗、淫秽色情、以及恐怖暴力的伤害,相关案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的在线保护,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点评
整治网络低俗之风要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和互联网业界并肩作战,为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不懈努力。关注网络环境的净化,就是关注给青少年的心灵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2009年,在我国教育领域,虽然像奥数热、有偿家教、择校热等沉疴仍在,但也不乏新的改革探索。2009年,北大开始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高考最核心、最敏感的改革内容,评价制度迎来历史性突破:全国11个省份开始课改后的“新”高考,引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模式。
虽然除山东以外的其他10个省份依然没有实现高考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硬挂钩”,虽然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否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初衷仍有待观察,但却发出了教育改革的新信号。高考改革正逐步告别“一考定终身”的时代。
2009年,教育改革不断释放着“不破不立”的积极信号,一直备受关注而且饱受争议的中国教育在百姓的追问中“破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