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想到,大学热门的香饽饽专业,如法学、工商管理等,却被就业市场冷落。日前发布的《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位居前五大专业的依次是: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这不是北京自己的问题。《法制日报》报道,近日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一。可见是一个带有全国普遍性的问题。
热门专业就业冷,毛病出在哪?可以说,受教育前(专业报考)、受教育中(专业学习)都有毛病,才造成了受教育后(就业)遭到冷落的结果。如果把就业比做成品的话,成品不合格,肯定是前面工序出了问题。
高考生对于听起来很诱人的专业一窝蜂似的报考,造成了这些专业一定程度的虚热。但进入专业学习后,又时常面对“学无以致其用”的现实,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本来,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当“用人单位抱怨法科毕业生‘不好用’”(报道中语)时,他们的就业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热门专业就业冷,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造成了教育资源的空耗,造成了就业市场的失衡,使得社会急需的一些行业乏才可用,而另一些行业却人满为患。但人满为患,并不等于“才满为患”,往往也是乏才可用。
(责任编辑:南航自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