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德国很普遍。中国职业教育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最大的挑战是企业还没有融入职业教育中。与企业紧密合作,是职业学校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只有贴近需求、贴近企业才能有发展空间。这是记者日前从2009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上所获取的信息。“只有企业才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张天保在交流大会上如此表示。
张天保的判断得到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经理顾建党的认同,“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不仅仅是一个会议,更是一个风向标--体现的是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趋势。”
据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大会主办方,而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大会承办方。自2006年以来,该公司已经连续四次成功承办了中德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大会。“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德国职业教育的交流,加强与在华德国企业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顾建党表示。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即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相连、正规学校教育和短期培训教育两种模式并存、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阶段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数据显示,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812万人,在校生规模2087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310万人,在校生规模916万人,中、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全国人大常委、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中国的职业教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悉,现阶段每年还有约700多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也只有3.5%左右,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目前有2000多万名农民工失业和超过600万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难以全部就业。
张天保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也警示我们,靠低成本、低质量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
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张天保表示,“与企业紧密合作,是职业学校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切入点,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
一直以来,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菲尼克斯与其他很多企业都有深切地感触:企业在市场上难以招聘到既有丰富理论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而纵观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找不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合适工作,这种尴尬现象的背后,是我们培养技术人才的模式相对落后。
而在德国,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利用现成的生产设备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这样一来,职业学校无须建造庞大的教学车间或购置齐全的设备,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为鼓励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德国推出各种税收政策优惠,如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有些小企业如提供职业培训,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贴。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公室专家Mi1wa介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德国很普遍。中国职业教育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最大的挑战是企业还没有融入职业教育中。
对于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温孚江表示,在职业教育方面,要大力发展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这是因为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如果是鼓励企业,我们政府通过每一个学生从经济上、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的话,有利于企业发挥他们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根据企业需求,努力转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订单培养”的重点。据悉,该公司在新近成立的南京职工大学中德职业教育学院上即开设了“菲尼克斯班”.
“每年会从公司选送15-20名工人参加为期3年的职业培训。”顾建党透露。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的经验已经在所在地--南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据悉,南京市先后成立“中德职业教育学院”、“中美语言学院”和“长江艺术科学学院”等职业教育机构,实现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以就业带动招生,建立新的机制、探索新的模式,努力走出了一条有南京区域特色、体现工会组织优势、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
德国双元制的中国路径
中国制造,德国品质,这是中国制造企业的追求。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德国制造业的高度发达正是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完备、模式成熟。相关专家表示,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模式,有利于中国加快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
而“双元制”则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精髓所在。
据悉,“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企业实践技能培训和学校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分为商业类,技术类,服务类三大类,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企业的广泛参与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据了解,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德国外交部副部长兼国务部长、国会议员Pieper即是“双元制”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在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上,Pieper表示,“推广双元制教育必须关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同步进行。”
“动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就是行动的魅力。”Pieper表示。
作为”双元制“教育的实践者和引入者,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已经先后在全国包括上海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内,建立了6所菲尼克斯自动化实验室,培养出了大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这不仅仅体现了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也为企业储备知识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和支撑。“顾建党表示。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cvae.com.cn
(责任编辑:南航自考办)